“在玻璃上刻画色彩艳丽、龙凤呈祥的图案,这种技艺叫玻璃银光刻,俗称镜画,它是我们龙湾独有的传统美术类省级非遗项目。”2024年12月4日,沙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了一场“彩绘宪法”非遗进站活动,玻璃银光刻非遗技艺传承人项之华老师带领着沙城一小的同学们,一起体验制作“宪法”主题的玻璃银光刻作品。将宪法精神与非遗传统艺术相融合,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让法治理念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近年来,龙湾区人大常委会立足本地山海气象和人文风采,聚焦非遗等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,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媒介,积极探索创新“以文塑站、以站彰文”履职方式,广泛汇聚代表之智、人大之力,助推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。
精耕细作,
打好代表联络站“文化牌”
区人大常委会深入挖掘各地人文资源,指导各代表联络站因地制宜打造一个特色品牌、构建一套工作体系、丰富一批内容支撑,全力在硬件建设上提质、在内涵挖掘上做精。
展开剩余78%区人大代表联络总站设立了“代表驿站”,将其打造为融“学习分享、互动交流、议事督政”为一体的履职平台,先后开展“宋韵瓯风·明龙湾”等多场主题分享会,邀请多领域专家学者、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共同进站,探讨温州市和龙湾区的地域文化发展,为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送上“文化大餐”。
沙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培育打造的“联络站+文化”示范站点。依托前身是百姓书屋的场地优势和群众基础,人大沙城街道工委从建站之初,就确立了联络站“文风浸润、乡韵悠长”的主题标签,着力推进“赏学研谈”一体化履职。走进沙城联络站,随处可见玻璃银光刻、古法拓印、水墨画等出自非遗传承人或本土文化学者的作品,站点“文化味”十足。人大沙城街道工委还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在联络站里设立学习课堂,向辖区群众全面开放,提前预约即可进站开展教学活动或兴趣活动,将文化趣味注入联络站。2024年共开展非遗文化进站活动6次、议事会5场。
广听民意,
为非遗文化积极“发声”
今年2月,龙湾区人大常委会首次邀请了10位公民代表旁听了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。“建议区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,有效扶持本土非遗项目,加大传承人培养力度,扩大品牌宣传与推广,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,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。”在旁听人员座谈会上,项之华老师就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表意见建议。区政府现场作出回应承诺,将充分吸纳、深入研究、加快推进。
近年来,区人大常委会及各街道工委以保护非遗文化,传承优秀文化为主题,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、视察活动,把脉问诊非遗保护传承工作,找准存在问题,提出对策建议。人大沙城街道工委将目光瞄准优秀案例,学习借鉴“他山之玉”,依托联络站作为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作用,组织人大代表和居民议事员学习《温州市永嘉昆曲保护条例》《衢州市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条例》等法规,探讨从立法建议角度探讨非遗文化发展助推思路。还动员人大代表“带着课题去调研”,借工作出差之便,多去关注先进地区文化发展好做法与新思路,梳理、摘录适合本土化借鉴的元素。人大永中街道工委以代表小组“组团式”履职,从文旅融合发展、非遗进校园等方面开展“跨区域”调研活动。
在调研基础上,区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,本届以来已向区人代会提出《关于系统性弘扬龙湾区非遗文化的建议》《关于发挥龙湾区民俗文化节集聚效应 促进龙湾非遗共富发展的建议》《关于继续落实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的建议》等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建议20余件。一条条意见建议,饱含着人大代表和群众对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关注和期望。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将这些建议转交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研究落实。
凝聚合力,
躬耕文化传承“履职路”
“3个10%”监督助推机制,是人大沙城街道工委在助力保护和传承文化方面推出的特色举措,即文化类民生实事项目数量至少占总数的10%,人代会、居民议事员建议中文化类建议至少占总数的10%,文化主题监督视察活动至少占全年活动总数的10%。谈及该机制设想,人大沙城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说:“从项目、建议、视察入手,划定3个10%工作底线,有效发挥街道人大职能,保持文化事业助推力量不放松。”据悉,人大沙城街道工委去年开展了各类活动119次,其中文化主题相关活动就达21次,群众参与200余人次,收集交办建议16条,办结率100%。
龙湾区各级人大代表也纷纷立足本职和履职两个方面,致力文化传承。市、区人大代表陈晓华一直致力于非遗教学,在担任小学校长期间,推动建设了沙城一小“民艺馆”,融合温州和龙湾民俗人文特色资源,开发推广《玻璃银光刻》《拾遗小人书》《木活字印刷》等6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体系,开展非遗学堂、非遗文化公益活动、非遗活动出校门等文化实践活动,调岗后也不遗余力开发了“钟秀园—志通博物馆—龙湾博物馆—姜立纲书法院—叶萌春艺术馆—张璁纪念馆-钟书阁”学生研学系统课程。她表示,“让非遗‘活’起来,‘沉’到群众心中,从而激发学生、家长和群众参与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,让更多的人在感知体验中了解瓯越久远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,提升文化自信心。”
以代表之智为文化传承发声,以人大之力助推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,龙湾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,在助力保护和传承文化履职路上“永不停歇”,推动龙湾文化发展事业绽放异彩。
来源:龙湾区人大
发布于:北京市